"陛下所行新政,老臣原本有诸多疑虑。今日亲眼所见,方知陛下用心良苦。"朱橚诚恳地说,"那些流言蜚语,多是谗言惑众。老臣往后必当为陛下分忧解难。"
朱雄英欣慰地拍了拍皇叔的肩膀:"皇叔理解,朕就放心了。"
回宫途中,朱橚感慨道:"陛下改革虽有激进之处,但确实是为国为民。那些攻讦之人,不过是为了一己私利罢了。"
这一席话,比任何承诺都让朱雄英感到欣慰。有了朱橚这位德高望重的皇族支持,反对派将更加孤立无援。
明仁宗三十三年春,苏州城外,钱氏纺织厂门前聚集了数百名工人,他们高举木牌,上书"要求增加工钱"、"限制工时"、"改善伙食"等字样。厂门紧闭,数十名护卫手持棍棒严阵以待。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不给说法,我们绝不散去!"人群中一位年轻工人高声喊道,引得众人附和。
"都散了吧,再闹就让官府来抓人了!"工头站在厂门顶上喊道。
就在局势即将失控之际,一队官兵赶到,为首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明首辅王守仁。
"诸位工友且息怒,既是有冤有屈,本官定会为你们主持公道。"王守仁从马上下来,面向众人,声音平和而有力。
见是朝廷重臣亲临,工人们的情绪稍稍平复。王守仁随即下令在附近搭建简易帐篷,分批接见工人代表,详细记录他们的诉求。与此同时,他也约见了钱氏纺织厂主钱宏远及其他几家工厂的东家,听取他们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