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风裹挟着泥土解冻的气息掠过黑云岭,向阳坡上的积雪己经消融殆尽,露出斑驳的褐色地面。′三¨叶′屋? -追_蕞+欣′章?截_李云龙蹲在新开辟的靶场边沿,指尖捻起一撮潮湿的土屑搓了搓,眯眼望着远处正在操练的新兵。这群半大孩子多数是开春后从各村庄投奔来的,破棉袄里套着单衣,端着木枪练习突刺的动作活像一群笨拙的企鹅。
"手腕下沉!突刺要狠!"张大彪拄着拐杖在队列间穿梭,伤愈归队后更显精瘦的脸庞晒得黝黑,"小鬼子可不会站着等你们摆姿势!"
靶场边缘的老槐树下,铁蛋正带着几个半大孩子擦拭武器。孩子的小手握着通条在枪管里来回抽动,油布擦过膛线发出细微的沙沙声。阳光透过新发的嫩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照得鼻尖上沁出的汗珠闪闪发亮。
"团长!"王喜武拎着个布包匆匆走来,脸上新愈的伤疤在阳光下泛着红光,"您要的东西做好了。"
李云龙掀开布包,里面是三个用炮弹壳改装的土手雷。弹壳底部钻了引信孔,外壳刻着防滑纹,掂在手里沉甸甸的颇有分量。"老赵的手艺见长啊。"他满意地掂了掂,"装药试过没有?"
"试了五发,三发能炸。"王喜武挠挠头,"就是破片飞得不够匀..."
正说着,远处山路上扬起一溜烟尘。哨兵跑进来报告:"团长,旅部通信员到了!"
通信员是个满脸雀斑的小战士,嘴唇干裂得渗出血丝,显然是一路疾驰而来。他从贴身的衣袋里取出封火漆封口的信,又解下背上用油布裹着的长条包裹:"首长说这个...务必亲手交给您..."
李云龙展开信纸,旅长熟悉的潦草字迹跃入眼帘:日军第西混成旅团向根据地合围,你部需在三日内破坏黑石峪至马头崖公路,迟滞敌军推进。另,晋绥军楚云飞部将在侧翼策应...
"他娘的,总算来了!"李云龙把信纸揉成一团塞进口袋,三两下拆开包裹——是把崭新的德国造二十响驳壳枪!乌黑的枪身在阳光下泛着蓝光,枪柄上的防滑纹路清晰可见。他熟练地卸下弹匣,黄澄澄的子弹排列得整整齐齐。
铁蛋不知何时凑了过来,乌溜溜的眼睛瞪得滚圆:"团长,这枪真漂亮..."
"想要?"李云龙把空枪在孩子面前晃了晃,"等你个子长到枪高再说!"
旅部通信员咽了口唾沫:"首长还说...要您特别注意保护兵工厂..."
李云龙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开春后他们在后山崖洞里建了个简陋的兵工厂,老赵带着十几个铁匠日夜赶制土手雷和复装子弹,这可是全团的命根子。
"传令兵!通知各营连主官立刻到指挥部开会!"李云龙把驳壳枪往腰里一别,大步流星往村里走去。铁蛋小跑着跟上,怀里还抱着擦到一半的步枪。
指挥部的土墙上新挂了张手绘地图,密密麻麻标注着登高线和日军据点。¢2?芭.看!书-王\ \蕞,鑫?漳′結.埂-欣^快/李云龙用铅笔敲了敲黑石峪的位置:"鬼子这次出动两个大队,配有山炮和骑兵。咱们的任务是掐断他们的运输线..."
张大彪盯着地图皱眉:"这段公路两边都是开阔地,不好埋伏啊。"
"所以得换个打法。"李云龙转向正在记录的铁蛋,"去把林志恒叫来,再让炊事班准备三天干粮。"
会议开到日头西斜。当林志恒带着特工队的方案进来时,油灯己经添了第二回油。这个瘦削的年轻人眼睛亮得惊人:"团长,我们摸清了鬼子运输队的规律——每隔三天必有一趟弹药车,护兵力是一个小队加两辆装甲车..."
李云龙听完汇报,突然抓起茶缸灌了口水:"老王,你带狙击组提前占领公路两侧制高点;大彪的突击队埋伏在排水沟;林志恒化妆成砍柴的百姓负责报信;铁蛋..."他顿了顿,"你跟老赵去布置地雷。"
铁蛋的笔尖在纸上戳出个小洞,孩子努力绷住雀跃的表情:"保证完成任务!"
散会后,李云龙独自留在指挥部擦拭新枪。煤油灯的火苗被门缝钻进来的风吹得忽明忽暗,在土墙上投下摇晃的巨影。他摸着枪身上冰凉的烤蓝,忽然想起穿越前在军事论坛跟人争论驳壳枪性能的往事——那时他哪能想到,有朝一日会握着真家伙在战场上拼命?
"团长..."铁蛋怯生生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俺能进来吗?"
孩子手里捧着个粗布包,打开是三个烤得金黄的土豆,还冒着热气。"老班长让俺送来的..."他小心翼翼地把最大的那个推到李云龙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