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网络!”周淮安仔细研究着系统界面上新出现的任务模块。!q_i_x′i^a.o-s!h~u\o`..c,o¢m+
“【主线任务:贸易网络的构建】”
“【子任务一:内部活水——建立根据地内部统一市场。要求:设立至少三个中心集市,五十个基层供销点,确保根据地内部80%以上村寨物资流通顺畅。奖励:标准化仓库设计图x5,运输马车x20辆,‘边区贸易行’管理经验手册x1。】”
“【子任务二:外部通途——开辟至少一条稳定的外部秘密贸易通道。要求:成功与根据地外部势力(友军、中立商人、甚至敌占区黑市)达成三次以上物资交换,单次交换总价值不低于五百银元或等值物资。奖励:商队护卫战术x1,高级伪装渗透技巧x1,‘特殊商品兑换券’x1(可在系统黑市兑换一件当前科技水平无法生产但对贸易有极大帮助的特殊商品)。】”
看着这两个子任务,周淮安的思路豁然开朗。敌人想用封锁困死根据地,那他就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出击,用贸易的触角,将根据地的活力延伸出去。
“内部活水”相对容易。根据地经过前期的发展,各村寨之间己经有了初步的物资交换基础,“边区贸易券”的发行更是为统一市场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周淮安立即召集王掌柜、赵刚以及各区负责人开会。
“目前,我们根据地粮食基本自给,布匹、农具、药品,甚至子弹都能自行生产一部分。但各村寨之间,有余缺调剂不畅的问题。”周淮安开门见山,“我决定,在根据地内部,以现有的几个较大村镇为中心,设立三个中心集市,每月定期开市。各村以供销社为基础,设立基层供销点,负责日常物资的收购和调配。”
“这个好!”王掌柜抚掌赞道,“如此一来,东村的余粮可以方便地卖给供销点,换成贸易券,再到集市上买西村的布匹,或者铁匠铺的农具。货物流通起来,大家的日子才能越过越活泛!”
赵刚也点头:“统一市场,还能更好地稳定物价,防止奸商投机倒把,对巩固我们的‘边区贸易券’也大有好处。/天′禧.晓+说,蛧/ ′更\歆′罪_全+”
会议很快统一了思想。在周淮安的规划下,以鹰愁涧为核心,辐射周边几个重要村镇,三个中心集市很快便筹备起来。供销社的牌子,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村寨挂起。
第一个集市开张的日子,选在了一个晴朗的好天气。周淮安特地让人从被服厂拉来了几匹新织的土布,从子弹厂调拨了一批品相略差但仍可使用的“二等”子弹(主要用于猎户换取),铁匠铺也赶制了一批崭新的锄头、镰刀。
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老乡们将自家多余的粮食、鸡蛋、山货拿到供销社的收购点,换取崭新的“边区贸易券”,然后兴高采烈地涌向各个摊位。
“同志,这锄头怎么卖?”一个黝黑的汉子拿起一把锄头,掂了掂分量。
“老乡,这可是咱们李老头铁匠铺新打的,钢火好,耐用!只要伍角贸易券!”摊主是铁匠铺的学徒,嗓门洪亮。
“这布不错,给我扯二尺!”一位大嫂在布匹摊前仔细挑选。
“好嘞!二尺布,叁角贸易券!”
最受欢迎的,莫过于食盐和火柴的摊位。这些以往被敌人严格控制的物资,如今在根据地的集市上,可以用相对公道的价格买到,让老百姓们喜笑颜开。
周淮安看着这番热闹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一个充满活力的内部市场,是根据地经济的基石。系统任务栏里,“内部活水”的进度条也在稳步上涨。
内部市场搞活了,接下来的关键,就是“外部通途”。这无疑更具挑战性。
“小乙,你挑几个机灵点、胆子大、最好有点走南闯北经验的兄弟。”周淮安将赵小乙秘密叫到工坊,“我们有些‘特产’,需要想办法卖到外面去,换些我们急需的东西回来。¨墈~书`君* !埂/芯¢嶵_快.”
赵小乙眼睛一亮:“周先生,您是说……我们的子弹?”
周淮安点点头:“没错。我们自己生产的7.92毫米毛瑟弹,虽然工艺上比不上原厂货,但胜在量足,而且对某些急需弹药又无力生产的友军来说,是雪中送炭。另外,我们改良的稻种产出的粮食,口感和产量都远超普通稻米,这也是个不错的敲门砖。”
他压低声音:“我得到一些消息,在敌占区边缘,有一些‘中间人’,他们什么都敢做,只要有足够的利润。我们的目标,就是找到这些人,和他们搭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