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亮剑:我在晋西北当军需官 > 第125章 贸易网络,打破封锁

第125章 贸易网络,打破封锁

这项任务风险极高,一旦暴露,不仅人员不保,还可能引来敌人的疯狂报复。赵小乙深知其中利害,但他没有丝毫犹豫:“周先生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我们技术小组里,有几个小伙子,以前在外面当过学徒,跑过码头,对那些三教九流的路数熟悉得很。”

几天后,一支由赵小乙亲自带队,乔装成普通行商的小分队,带着几箱精心伪装过的“土特产”——里面有油纸包裹的子弹、优质大米,甚至还有几件根据地造的简易医疗器械——悄然离开了鹰愁涧,向着茫茫大山外的未知区域潜行而去。

他们的第一站,是邻近省份一个三不管地带的黑市。这里龙蛇混杂,各路人马都有。

赵小乙他们初来乍到,行事格外小心。他们先是用带来的优质大米和一些根据地妇女制作的精致草编,试探性地与几个小贩做了些交易,初步摸清了黑市的规矩和一些“大人物”的底细。

经过几天的观察和旁敲侧击,赵小乙锁定了一个外号“过山鼠”的掮客。此人据说路子很野,手眼通天,与敌占区、国统区甚至一些地方武装都有联系。

在一个不起眼的茶馆角落,赵小乙通过中间人,终于见到了“过山鼠”。这是一个身材瘦小,留着两撇鼠须,眼神却异常精明的中年人。

“听说几位老板有‘好货’?”过山鼠呷了口茶,慢悠悠地问道。

赵小乙也不废话,示意身后的一个兄弟将一个小布包递过去。过山鼠接过,打开一看,里面是十几发黄澄澄的7.92毫米子弹。

他拿起一颗,在手里掂了掂,又凑到鼻子前闻了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他混迹江湖多年,各种土造洋造的军火见过不少,这子弹虽然工艺略显粗糙,但弹头规整,底火封装也像模像样,绝非一般小作坊能造出来的。

“这子弹……什么价?”过山鼠不动声色。

“好说。”赵小乙微微一笑,“我们不求高价,只求换些根据地里急需的紧俏货。比如,西药、电台零件、精密轴承……”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当然,如果‘过山鼠’先生有门路,能帮我们长期稳定地出货,价格方面,绝对好商量。我们这‘好货’,管够!”

“管够?”过山鼠的鼠眼眯了起来,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他知道,这年头,最硬通的货,除了大洋,就是枪弹!如果真有稳定的货源,那利润可就……

接下来的谈判异常顺利。赵小乙带来的第一批子弹,以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价格,换回了一批急需的磺胺粉、奎宁,还有几部破旧但仍可修复的电台零部件。

当赵小乙带着换回的物资,安全返回鹰愁涧时,周淮安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系统界面上,“外部通途”任务进度条也跳了一大截。

“干得漂亮!”周淮安重重拍了拍赵小乙的肩膀。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根据地的外部贸易通道逐渐拓展。赵小乙他们利用“过山鼠”这条线,又陆续与其他几个地区的“中间人”搭上了关系。根据地生产的子弹、优质粮食、甚至一些用系统兑换的特殊材料制作的“新奇玩意儿”(比如高强度鱼线、特种钢材小件),都成了抢手货。

换回来的,则是根据地急需的盐、油、药品、工业原料、机器零件……甚至还有一些周淮安通过系统发布“悬赏”,让贸易队伍设法搜罗的技术书籍和图纸。

日军的经济封锁,在根据地强大的“造血”能力和灵活的贸易手段面前,效果大打折扣。小野寺信不止一次地从情报中得知,周淮安的根据地似乎总能源源不断地获得外部物资,甚至还能向外输出一些“土产品”,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恼怒异常。

贸易网络的建立,不仅解决了物资短缺问题,还为根据地带来了可观的“外汇”收入——主要是银元和一些日伪军控制区难以获得的硬通货。这些资金,又被周淮安投入到扩大再生产和从系统黑市兑换关键技术、设备上,进一步增强了根据地的“造血”能力。

周淮安的名字,不仅在军事上令敌人闻风丧胆,在经济建设上的成就,也开始在周边地区悄然流传。他在根据地的领导地位,愈发稳固。

然而,成功的贸易也引起了敌人的高度警觉。他们虽然不清楚根据地具体的贸易方式和路线,但己经意识到必须加强对可疑商道的侦察和打击。针对根据地贸易人员的抓捕和悬赏,也暗地里提高了价码。

“小乙,最近出去要更加小心。”周淮安叮嘱道,“敌人盯得越来越紧了。我们的贸易量可以适当控制一下,安全第一。”

“明白,周先生。”赵小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