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的成功冶炼,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士气。/二^8,墈?书.惘¢ \追,最.歆¢章?踕?陆沉深知,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想将这些优质钢材转化为真正的战斗力,转化为能够改变战场格局的武器装备,他们还缺少最关键的一环——精密加工能力。
“同志们,我们现在有了铁,也有了钢。但是,我们如何把这些钢材,变成我们需要的枪管、炮闩、机器零件?”在一次根据地领导层和兵工厂核心骨干的联席会议上,陆沉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会议室内的气氛有些凝重。一位负责后勤的领导同志叹了口气:“是啊,陆顾问。我们现在能造大刀长矛,能修修补补,但要说造枪,特别是造出跟敌人一样的连发步枪,甚至是机枪,那可就……”他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老铁叔也说道:“陆顾问,造枪的那些精细零件,光靠咱们现在的手艺,一锤子一锤子敲,怕是十年也弄不出一支合格的。就算弄出来了,也不能保证每一支都一样。”
“老铁叔说到了点子上。”陆沉接过话头,“现代化的武器,要求零部件具有高度的标准化和互换性。这就需要我们有能够进行精密加工的机器,而这些机器的‘母亲’,就是车床。”
“车床?”众人面面相觑,这个名词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还非常陌生。
陆沉早有准备,他拿出一叠自己手绘的简易车床原理图,分发给众人。“简单来说,车床就是一种能够让工件旋转,然后用刀具对其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器。它可以用来加工轴、套、螺纹等各种回转体零件,精度远非手工能比。/艘_艘_小^说¢惘′ *追?最^辛,章·劫.”
看着图纸上那些复杂的结构,众人虽然不完全明白,但也感受到了这种机器的强大。
“陆顾问,这车床,我们能造出来吗?”一位年轻的领导有些激动地问。
“能!”陆沉语气坚定,“但难度极大。”他指着图纸上的几个关键部位,“首先是床身,它需要高强度的铸铁,并且要有足够的刚性,以保证加工精度。其次是导轨,这是刀架移动的基准,需要研磨,保证其平首度和光滑度。还有主轴、尾座、刀架,以及最复杂的变速箱和进给箱,里面有大量的齿轮……”
每一个名词,都像一座大山,压在众人心头。这些东西,听都没听过,更别说制造了。
陆沉深吸一口气:“我知道这很难,但我们没有退路。没有机床,我们的兵工生产就永远停留在手工作坊的水平,永远无法满足前线的需求。”
会议最终决定,集中根据地最优秀的人力物力,攻克车床制造难关。陆沉再次成为了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
散会后,陆沉立刻召集了老铁叔、王大锤、李二锤,以及兵工厂所有能称得上“技术骨干”的人,围着那张【简易皮带车床图纸】——这是系统科技树中【动力机械】分支下,在他完成转炉炼钢后解锁的新图纸——开始逐个分解制造难点。
这张图纸上的车床结构相对原始,采用皮带传动,很多部件都做了简化,但即便是这样,对于一穷二白的根据地来说,依然是个巨大的挑战。
“这床身,可以用我们高炉的铁水来铸造,只是这么大的铸件,还要保证内部没有大的缺陷,不容易。!咸-鱼?看+书` `最!鑫,漳\結^庚!歆¨哙_”老铁叔摸着下巴,眉头紧锁。
王大锤则盯着图纸上的齿轮:“这些带牙的轮子,以前只在钟表上见过小的,这么大的,怎么弄出来?一个个锉吗?”
李二锤则对导轨的“研磨”犯了难:“陆顾问,这研磨是啥意思?要磨得多平多光才算好?”
一个个问题抛出来,陆沉都耐心地一一解答。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建立一套工业思维模式的过程。
在所有难题中,动力源是首先需要解决的。图纸上标明的是皮带传动,意味着需要一个持续稳定的动力源来带动车床主轴旋转。根据地目前只有人力、畜力,电力更是天方夜谭。
“我们先造一台蒸汽机!”陆沉做出了决定。电力暂时指望不上,但蒸汽机,凭借现有的材料和系统提供的【小型往复式蒸汽机图纸】,并非遥不可及。
蒸汽机,这个在工业革命中扮演了核心角色的庞然大物,如今要在陕北的黄土地上诞生它的微缩版,所有人都感到既兴奋又忐忑。
图纸摊开,汽缸、活塞、连杆、曲轴、飞轮、锅炉……一个个部件展现在众人面前。最大的难题,无疑是汽缸的镗削和活塞的精密配合。汽缸内壁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