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光滑、圆整,活塞与汽缸之间的间隙要恰到好处,既要保证气密性,又要能顺畅滑动。
“这汽缸,内壁要像镜子一样光,还要一般粗细,难啊!”老铁叔看着图纸上的公差要求,连连摇头。
陆沉再次发挥了他的“图纸搬运工”和“简易方案设计师”的特长。他设计了一种简易的镗杆:一根粗大的铁棒,一端固定可更换的刀具,另一端通过某种方式使其旋转。他甚至设想,可以利用水车或者几头骡子拉磨盘来提供初始的旋转动力,用最原始的办法,一点点“磨”出汽缸的内孔。
说干就干。兵工厂的铁匠们在高炉旁挥汗如雨,铸造出汽缸毛坯。木匠们则开始搭建简易的镗削装置。陆沉亲自带着李二锤等手巧的工人,反复调试刀具的角度和进给量。
“滋啦……滋啦……”镗杆在骡子的带动下缓缓旋转,刀具在汽缸内壁刮擦,发出刺耳的声响。进度极其缓慢,而且由于装置简陋,同心度很难保证。
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陆沉几乎吃住都在车间里。他不断回忆着后世机械加工的种种技巧,结合眼前的简陋条件,提出一个个改进方案。
就在众人快要失去信心的时候,陆沉脑中灵光一闪。他利用杠杆原理和重锤,设计了一个简易的自动进刀装置,虽然粗糙,但比纯手动控制要稳定得多。他又让工人们用细砂配合油脂,对镗削后的汽缸内壁进行最后的研磨。
终于,在耗费了数个汽缸毛坯和无数汗水之后,第一个勉强合格的汽缸诞生了!当陆沉将精心打磨的活塞配上活塞环(用弹性较好的钢片弯曲而成),小心翼翼地推入汽缸时,他能感觉到那种恰到好处的阻尼感。虽然用后世的标准来看,这个配合依然粗糙,漏气恐怕在所难免,但它至少能动了!
“动了!能推进去,也能拉出来!”李二锤兴奋地喊道,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工人们爆发出了一阵欢呼。这小小的进步,对他们来说,不亚于当初炼出第一炉铁水。
接下来是锅炉的制造。利用兵工厂现有的铁板,通过锻打、弯折、铆接,一个圆筒形的卧式小锅炉也开始成型。安全阀的设计让陆沉费了不少心思,他最终用一个弹簧(用最好的钢材反复锻打卷制而成)压紧一个锥形阀芯,来实现简易的超压泄气功能,虽然简陋,但聊胜于无。
在紧张的制造过程中,陆沉也没忘了发掘人才。他再次使用了【人才扫描】功能,这一次,他将范围锁定在了兵工厂的年轻学徒中。很快,一个名叫“乙小六”,平日里沉默寡言,但总喜欢蹲在机器零件旁琢磨的年轻人进入了他的视野。扫描结果显示,此人【机械天赋:B+(未开发)】,【学习能力:A-】。
“小乙,你过来。”陆沉招了招手。
乙小六,人称“小乙”,有些受宠若惊地跑到陆沉面前,紧张地搓着手:“陆顾问,您找我?”
“你对这些铁疙瘩,很感兴趣?”陆沉指着那些蒸汽机零件,温和地问道。
小乙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用力点了点头:“嗯!俺觉得这些东西太奇妙了,比变戏法还奇妙!”
陆沉笑了:“好,从今天起,你跟着我,我教你怎么让这些铁疙瘩‘活’起来。”他决定亲自培养这个有潜力的年轻人。
蒸汽机的主体部件在众人的努力下,一件件被制造出来,虽然粗糙,但充满了力量感。然而,新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传动用的皮带从哪里来?轴承用什么材料?润滑怎么办?车床本身的铸造和精密加工,更是遥遥无期。
陕北的黄土地上,工业的种子正在艰难地破土而出,每一点嫩芽的生长,都伴随着无数的汗水与智慧。而远方,那支名为“苍狼”的特遣队,己经通过秘密渠道,大致锁定了黑石沟的方位,正像一群真正的饿狼,循着微弱的血腥味,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