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英烈们,在苏婉的提议和莫兴华的大力支持下,兵工厂决定,在广场的一侧,建立起一面庄严肃穆的“英烈墙”。
这面墙是用从山上采来的青石垒砌而成的,墙面经过了仔细的打磨。在墙的正中央,镌刻着“革命英烈永垂不朽”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两旁,则密密麻麻地镌刻着自盘龙峪兵工厂创建以来,在生产、战斗和各项工作中不幸牺牲的每一位同志的名字和简要事迹。
在庆功大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全体与会人员,怀着无比沉痛和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刚刚落成的“英烈墙”前。
莫兴华亲自主持了简短而庄严的悼念仪式。他代表盘龙峪兵工厂全体员工,向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敬献了用山花和松柏枝编织而成的花圈。
在低回的哀乐声中,全体人员向英烈墙三鞠躬,默哀致敬。
莫兴华的声音因为悲痛而显得有些沙哑,他致悼词道:“同志们,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缅怀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胜利,为了我们根据地的安宁,为了我们民族的解放,而英勇牺牲的战友们!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这面墙上,更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是盘龙峪的骄傲,是根据地的英雄!他们的鲜血不会白流,他们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继承他们的遗志,化悲痛为力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新的战斗和生产之中,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
悼念仪式结束后,许多工人都自发地走到英烈墙前,默默地注视着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眼眶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和安宁,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他们唯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告慰那些长眠地下的英灵。
庆功和缅怀之后,生活还要继续,战斗也还要继续。
莫兴华在大会的最后,对兵工厂在反扫荡期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不足。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展望。
他强调,要继续以“晋绥造三八式自动步枪”和各型迫击炮的生产为中心,进一步优化工艺,提升质量,扩大产能,确保前线部队的武器供应。
同时,也要加快对75毫米山炮等新型武器的预研进度,为未来的战略反攻储备更强大的火力。
此外,还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努力将盘龙峪兵工厂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化的红色军工基地。
他还特别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远景规划——那就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启动盘龙峪小型水电站的建设!
他深知,电力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只有彻底解决了动力问题,兵工厂才能真正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莫兴华的这番话,再次点燃了工人们心中的希望和激情。他们仿佛看到,一个更加强大、更加先进的盘龙峪兵工厂,正在从战争的硝烟中崛起!
这次盘龙峪的“庆功会”,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表彰和庆祝,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
它让兵工厂的全体员工,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伟大意义,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为抗战胜利贡献一切力量的决心和信念。
“英烈墙”的建立,更像一座不朽的丰碑,将永远矗立在盘龙峪的山谷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军工人,为了理想和信仰,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