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铁血军工:从1938到上甘岭 > 第143章 空战新纪元

第143章 空战新纪元

西北某试飞基地的跑道在烈日炙烤下扭曲变形,地表温度飙升至60℃。*齐\盛,暁/税·罔- ?追·罪`鑫,漳?节*

贵华润站在观测塔内,汗水浸透的衬衫紧贴后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望远镜筒。

当三架银灰色战机以楔形编队刺破云层,尖锐的音爆声撕裂长空,现场压抑的气氛瞬间引爆——历经七年攻关的歼-XX新型作战飞机,终于迎来正式列装前的终极测试。

沈阳飞机制造厂的总装车间内,机械臂的嗡鸣与工人的指挥哨声交织成独特的工业交响。

总工程师李向阳戴着沾满油渍的白手套,指尖轻抚战机的鸭翼布局,记忆被拉回七年前的寒冬。

那时,连钛合金加工的基础工艺都无从谈起,团队在零下20℃的厂房里,用液压机配合手工锻打,生生将3毫米厚的钛板敲出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曲面。

为攻克复合材料难关,科研人员扎根贵州深山,用土窑模拟高温环境,在第487次试验时,终于研制出强度达国际领先水平的碳纤维蒙皮。

"记得那次实验爆炸,窑炉的碎片差点要了老张的命。"

李向阳望着机翼上的纹路,眼眶微微发红。

发动机车间内,轰鸣声震得人耳膜生疼。国产涡扇-2发动机首次点火时,试车台剧烈震颤,尾喷口喷出的橘红色火焰将周围钢板烧得通红。

技术员张宇戴着隔音耳罩,手持测温仪记录数据,连续三个月驻守车间。某次深夜调试时,发动机突发喘振,他顶着随时可能爆炸的风险冲进现场,导致耳膜永久性穿孔。!零+点/看_书~ `已+发*布!醉,歆¨漳/结-

"没有自己的'中国心',战机永远飞不高。"

他指着正在总装的发动机,"现在它的推重比达到8.5,能让歼-2在平流层跳芭蕾。"

航电系统研发中心的保密室内,蓝光闪烁的显示屏映照着工程师们熬红的双眼。新型相控阵雷达的信号如无形蛛网覆盖试验区,成功同时锁定18个模拟目标。

程序员林薇揉着酸痛的肩膀,面前的电脑屏幕上,300万行代码如瀑布流淌:"这相当于重建了一个小型操作系统。

"为实现数据链与电子对抗模块的完美兼容,团队曾连续72小时不眠不休,在模拟座舱里反复调试。当系统首次在强电磁干扰下精准追踪目标,有人激动得打翻泡面,汤汁溅在代码墙上,却无人在意。

与此同时,西北某靶场的戈壁滩上,一枚银白色的PL-1空空导弹静静蛰伏在发射架。

总设计师陈海抚摸着导弹光滑的弹体,想起研发初期的至暗时刻。导引头精度差0.01度,团队就在实验室搭建微缩靶场,用激光干涉仪逐微米校准。

为突破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他们在密闭试车台连续测试200次,某次燃料泄漏险些引发爆炸。"现在它能在末端二次点火,就像给导弹装上了追魂索。

"陈海指着尾焰喷口,"即使敌机做出12G过载机动,也逃不过它的锁定。.天.禧·晓′税+旺- *无?错`内!容!"

更艰难的是抗干扰系统研发。电磁兼容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模拟了美军现役所有干扰模式,在1000余次失败后,终于设计出"自适应跳频导引头"。

技术员王磊展示着布满仪器的实验舱:"美军干扰频段每秒变换2000次?我们的导引头能在0.01秒内切换频段,像影子一样咬住目标。"最终,PL-1在强电磁环境下的命中率仍保持92%,远超国际同类产品。

当歼-2与PL-1的组合列装空军某王牌部队,一场战术革命轰然降临。

华北某训练基地的对抗演练中,红方战机凭借数据链共享目标信息,在百公里外就完成对蓝方机群的立体定位。

蓝方飞行员还未发现敌情,告警器己尖锐鸣叫——三枚PL-1导弹拖着尾焰破空而来。"

这不是空战,是降维打击!"蓝方指挥官摘下氧气面罩,额头布满冷汗。

王牌飞行员赵凌云的座舱内,新型衍射平显投射出全息战场态势。

"现在的战机就像空中指挥部。

"他展示着多功能显示器,"通过量子加密数据链,我能指挥无人机群完成编队佯攻、电磁压制、精确打击的全流程作战。"

电子对抗成为新的胜负关键。某次夜间对抗中,蓝方启动大功率干扰机,试图瘫痪红方雷达。

但歼-2的相控阵雷达自动切换至32个备用频段,同时释放出针对性的反制信号。电子战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