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抗战我是军工人才 > 第11章 旅部审查风波

第11章 旅部审查风波

林峰正在调试新改进的无线电发报机,洞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马蹄声。+鸿*特¢暁_税′惘¨ /已.发,布′罪,薪~璋¨截^他刚抬起头,张团长己经大步跨进兵工厂的洞窟,脸色异常严肃。

"小林,立刻收拾一下,旅部来人了。"张团长压低声音,"政治部周副主任亲自带队,说是要'全面检查技术安全工作'。"

林峰手中的螺丝刀停在半空。来根据地三个多月,他己经习惯了八路军的组织架构,明白"政治部"和"技术安全"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意味着什么——审查。

"冲我来的?"林峰放下工具,尽量保持语气平静。

张团长叹了口气:"主要是你,但也包括整个兵工厂。你发明的那些武器太...超前了,有人开始怀疑..."

"怀疑我是日本特务?"林峰苦笑。这个可能性他早就想过,一个来历不明却精通各种军事技术的人,在战争时期确实太过可疑。

"别多想,"张团长拍拍他的肩膀,"周毅这人虽然死板,但不是不讲理。我己经把你的'海外华侨'背景跟他解释了,但旅部需要走程序。"

林峰点点头,迅速收拾了工作台。他的"海外华侨"身份是刚来时就与张团长商量好的说辞——自称是南洋华侨子弟,曾在美国留学工科,抗战爆发后回国参军。这个背景既能解释他的技术知识,又能掩盖穿越者的真相。

洞外,一支十余人的马队己经抵达。为首的男子三十五六岁,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鹰。他身后跟着几名干部模样的军人,还有全副武装的警卫员。

"周副主任,一路辛苦了。"张团长上前敬礼。

周毅利落地回礼,目光却首接越过张团长,锁定在林峰身上:"这位就是林峰同志?"

"是的,我们兵工厂的技术负责人。"张团长语气中带着保护性的强调。

周毅走近几步,仔细打量着林峰:"听说你一个人就搞出了掷弹筒、复装子弹、无线电,现在又在研发什么'迫击炮'?"他的语气不冷不热,但每个字都像在掂量分量,"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哪来这么多专业知识?"

林峰迎上那道审视的目光:"周副主任,我在美国读的是机械工程,课余喜欢研究军事技术。现在国家有难,只是把书本知识用到了实战中。"

"是吗?"周毅从公文包中取出一本笔记本,"我查过近五年所有归国华侨的记录,没有一个叫'林峰'的机械工程学生。/1′1.k′a?n¨s,h!u¨.*c¨o′m~"

林峰心头一紧。这个时代的记录虽然不完善,但旅部显然有他没想到的情报渠道。

"可能用的英文名...或者不同译名..."张团长试图打圆场。

"张团长,"周毅打断他,"组织原则你应该清楚。在敌后环境下,任何可疑点都必须查清。"他转向林峰,"从现在起,兵工厂所有研发项目暂停,等待安全检查。你需要配合调查,如实说明每项技术的来源。"

洞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兵工厂的工人们停下手中的活,不安地看着这一幕。王铁柱攥紧了拳头,似乎想说什么,被林峰用眼神制止了。

"我理解组织的谨慎,"林峰平静地说,"愿意全力配合审查。但请允许我说明一点——兵工厂生产的每一件武器,都经过实战检验,为抗日事业做出了贡献。"

周毅的表情略微松动:"这点旅部充分肯定。但技术越先进,安全越要重视。如果...如果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是敌人故意通过你向我们输送技术..."

"然后让我们用这些技术打他们自己?"王铁柱忍不住插嘴,"周首长,林技术员造的掷弹筒在上个月伏击战中干掉了二十多个鬼子!"

"铁柱!"张团长严厉地喝止。

周毅没有生气,反而耐心解释:"同志,战争不仅是武器较量,更是情报和心理的博弈。日军完全可能牺牲一些小部队,换取长期潜伏的特务取得我们信任。"

林峰暗自佩服周毅的逻辑严谨。站在对方角度,这种怀疑确实合情合理。

"周副主任,"林峰突然提议,"不如这样——您选一个简单的武器项目,从原材料开始,全程监督我设计和制作。这样您能亲眼看到我的技术思路和过程,比单纯审问更有说服力。"

周毅与随行的几名干部交换了眼色,点头同意:"好。就做...一支手枪吧,从原材料到成品。"

"三天时间,"林峰自信地说,"我可以带您从炼铁开始,做一支能用的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