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抗战我是军工人才 > 第49章大典装甲方阵

第49章大典装甲方阵

乌鲁木齐深夜的寒意尚未褪尽,军区招待所的门就被叩响了。·微-趣/暁*说?网_ .首,发¢林峰拉开门,门外站着的正是照片上的陈少棠,只是比照片上更显清瘦,镜片后的双眼布满血丝,显然也是一夜未眠。他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深蓝色中山装沾着几点不易察觉的机油渍,手里提着一个磨损严重的旧皮箱。

“林峰同志?我是陈少棠。”他的声音不高,带着一丝沙哑的北方口音,却异常清晰。他伸出手,手指修长,指节处有长期接触金属留下的细微划痕和老茧。

“陈少棠同志,欢迎!”林峰立刻握住那只微凉却有力的手,将他让进房间。目光扫过对方衣角的油污和那双技术专家的手,林峰心里先定了三分——这是个真干事的。

陈少棠没有过多寒暄,目光首接投向铺满整张桌子的全国地图和散落的文件资料。他的眉头立刻锁紧,快步走到桌前,俯身仔细查看那些被红圈标注的兵工厂位置,以及旁边林峰草草写下的防空要素要点。他拿起那份记录着“沈兵(防)”、“太钢(焦)”等代号的王副官笔记影印件,对着灯光,手指轻轻拂过那些潦草的字迹,眼神锐利得像要穿透纸背。

“司令员同志己经向我简要通报了‘菊水七’和‘铸盾计划’。”陈少棠放下纸页,转向林峰,语气凝重,“敌人比我们想象得更狡猾,也更专业。这份笔记里提到的工厂代号和简写,指向的都是当前军工生产的绝对核心环节,甚至是瓶颈所在。比如‘太钢(焦)’,太原钢铁厂的特殊焦炭,首接关系到我们坦克装甲钢的韧性和产量。‘洛拖(铸)’,洛阳拖拉机厂承接的重型铸件,是野战炮炮闩的关键部件。”

他的手指精准地点在地图上太原和洛阳的位置,仿佛那些庞大的厂房就在他眼前。“破坏这些节点,其效果不亚于在前线炸毁一个师的装备。”

“这正是最棘手的地方。”林峰指着地图,“我们既要防天上的炸弹,更要防暗处的冷箭。这些工厂星罗棋布,地理环境、防空基础、安保水平差异巨大。王副官这样的老手,一定会选择我们最薄弱、对他最有利的目标下手。我们…像是在给一群分散的、活靶子似的巨人披甲。”

“活靶子…”陈少棠低声重复,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了一下,似乎被这个词触动了某段记忆。他沉默了几秒,忽然抬头看向林峰,眼神里带着一种奇特的探寻:“林峰同志,开国大典那天,你在哪里?”

林峰一怔,没料到他会突然问起这个,但还是立刻回答:“我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的观礼台附近,负责…嗯,算是外围的空中警戒协调吧。”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那天的盛况:红旗漫卷,人潮如海,巨大的声浪几乎要掀翻天空。

“外围警戒协调…”陈少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那表情很难说是笑,更像是一种确认。“那…你看到受阅的装甲方阵了吗?特别是那些坦克?”

林峰当然记得。/墈`书!屋*晓,税!徃- !耕/薪+罪`快¨那支由缴获的日制九七式中型坦克(战士们戏称“王八盖子”)和美制M3A3轻型坦克(因其高耸的炮塔被唤作“老头乐”)混编的队伍,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和履带铿锵的碾压声中缓缓驶过东长安街,接受检阅。它们虽然老旧、型号杂乱,涂装也因时间仓促而显得斑驳,但那钢铁身躯碾过古老石板的沉重声响,以及炮塔上挺立如松的坦克兵们坚毅的眼神,凝聚着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让整个广场爆发出更加狂热的欢呼。

“看到了。”林峰点头,“那是我们当时能拿出的最好的家底了,虽然杂牌,但气势很足。”

“气势很足…”陈少棠轻轻推了下眼镜,目光投向窗外乌鲁木齐熹微的晨光,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沉重,“为了这份‘气势’,我们这些在幕后的人,可是差点把命都搭进去。”

林峰心中一动,敏锐地捕捉到陈少棠话里的未尽之意。他看着这位兵工专家脸上那抹复杂的神色,一个念头电光火石般闪过:“陈工,你当时…不会就在那些坦克里吧?”

陈少棠摇摇头,目光依旧投向远方,仿佛穿透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激动人心却又暗藏危机的时刻:“不,我不在车里。但那些坦克,在开上长按街 前几个小时,差点就成了废铁,堆在东郊民巷里。”

---

**时间倒流:1949年10月1日,清晨。北平,东郊民巷临时检修场。**

深秋的晨雾带着凉意,弥漫在狭窄的街巷里。空气中充斥着浓重的柴油味、机油味和金属摩擦的焦糊气息。临时围起来的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