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诗词一万首 > 第335章 何承天《鼓吹铙歌十五首?有所思篇》

第335章 何承天《鼓吹铙歌十五首?有所思篇》

尊重;“奉昏晨”表明他们从早到晚,日复一日,不间断地悉心照料双亲,突出其孝道的持续性与日常性,生动展现出二人的至孝形象。

4. 至诚烝烝,通明神

- 解析:“至诚烝烝”强调曾闵二人对父母的孝顺是发自内心的极度真诚,且这种情感深厚而持久。“烝烝”形容其孝行的醇厚。“通明神”表示他们如此至诚的孝道甚至能够感通神明,运用夸张手法,进一步强调其孝道的极致程度,突出古人孝道的伟大与神圣。

5. 邹孟轲,为齐卿

- 解析:引出另一位历史人物孟子,说明他曾担任齐国的卿相,介绍了孟子的身份背景,为后续讲述他在齐国的行为事迹做铺垫,使读者对孟子的故事有初步的情境认知。

6. 称身受禄,不贪荣

- 解析:描述孟子在齐国为官时的处事原则。“称身受禄”指孟子根据自身的才能和贡献来接受相应的俸禄,不贪图额外的利益,展现出他的正直与廉洁。“不贪荣”表明他不追求虚荣的名声和表面的荣耀,更注重内在的品德修养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体现出孟子高尚的品德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7. 道不用,独拥楹

- 解析:当孟子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不被齐国统治者采用时,他“独拥楹”,即独自抱着堂屋前部的柱子。这一细节生动描绘出孟子内心的无奈与落寞,面对理想无法实现的困境,他只能以这样孤独的姿态表达自己的失意,展现出他坚持自我思想,不随波逐流的气节。

8. 三徙既谇,礼义明

- 解析:此句提到孟母三迁的典故,“三徙”即孟母多次迁居,为了给孟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断努力。“既谇”强调经过这些迁徙后,对孟子产生的影响。通过孟母的教育和环境的熏陶,孟子明白了礼义之道。这句诗突出了孟母对孟子成长的重要引导作用,以及礼义教育在个人成长中的关键意义,从侧面反映出孟子注重道德修养的根源。

9. 飞鸟集,猛兽附

- 解析: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孟子的品德和影响力。传说中,他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使得飞鸟都聚集在他周围,猛兽也愿意亲近他。这一描述虽带有一定神话色彩,但生动地表现出孟子的品德如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感化万物,进一步强调他道德的高尚和影响力的广泛。

10. 功成事毕,乃更娶

- 解析:这里讲述孟子在完成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后才再次娶妻。此行为体现了孟子将个人事业与道德责任置于首位的观念,反映出他对人生大事的慎重态度和对自身理想追求的专注,展示了他在个人生活和事业追求上的一种权衡与选择,突出其以事业为重的价值观。

11. 哀我生,遘凶旻

- 解析:笔锋陡然一转,从对古人的追思转为对自己身世的悲叹。“哀我生”直接抒发内心的哀伤,表明自己的人生充满不幸。“遘凶旻”指遭遇上天降下的灾祸,将自己的不幸归结于命运的安排,传达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悲叹,开启下文对自身苦难经历的描述。

12. 幼罹荼酷,备艰辛

- 解析:具体阐述自己幼年时期的悲惨遭遇。“幼罹荼酷”说明在年幼时就遭受了如荼毒般残酷的苦难,“备艰辛”强调所经历的艰辛是全方位、无所不包的。这两句诗简洁而有力地描绘出诗人幼年生活的困苦不堪,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他所承受的痛苦。

13. 慈颜绝,见无因

- 解析:进一步描述家庭变故带来的伤痛,“慈颜绝”指母亲离世,从此再也看不到母亲慈祥的面容。“见无因”强调这种永别是彻底的,没有任何机会再见到母亲,表达出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失去母亲后的绝望与悲痛之情。

14. 长怀永思,托丘坟

- 解析:最后表达诗人对母亲无尽的思念。“长怀永思”表明诗人将永远长久地怀念母亲,这份思念不会随着时间消逝。“托丘坟”意味着他只能把对母亲的思念寄托在母亲的坟墓上,通过扫墓等行为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深刻地展现出诗人在面对亲人离世后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亲情的执着坚守。

……

句译:

1. 有所思,思昔人:心中有所思念,思念往昔的贤德之人。

2. 曾闵二子,善养亲:曾参和闵损这两位君子,善于奉养双亲。

3. 和颜色,奉昏晨:他们总是和颜悦色,从早到晚悉心侍奉父母。

4. 至诚烝烝,通明神:怀着极为诚挚深厚的孝心,这种孝心甚至能感通神明。

5. 邹孟轲,为齐卿:邹地的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