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朕为何独留下你么?”朱元璋笑眯眯地看着面前这位看似拘谨、低着头的勇冠伯。!E¨Z-晓?说`旺\ -免¨沸_越·独^
“因为……臣太能打了?”凌澈嘴唇都快咬破了,才憋出一句。
“放屁!封赏都完了,还想朕再赏你一遍?”老朱首接翻了个白眼,恰好被凌澈偷瞄到。
“说说,你要给谁当老师?”朱元璋呷了口茶,语气平淡。
凌澈了然抬头:“您孙子啊……”
朱元璋一口茶差点喷出来。
确实是他孙子,可这话听着怎么那么像骂人?礼官听见了还不得用唾沫星子淹死他?
不过老朱也看明白了,这小子嘴上根本没个把门的,儒家礼法在他眼里,怕是屁都不是。
“要称皇孙殿下!”朱元璋无语道,“说说,你打算教他什么?习武?”
凌澈略一沉吟,朗声道:
“承天践祚守乾坤,德义为基固本根。
纳谏如流心自广,任贤勿贰国方尊。
轻徭薄赋民生乐,戒奢崇廉帝业存。
慎始敬终常自省,江山永固颂皇恩。·l_o*v*e!y+u,e~d?u,.,o·r′g¢”
朱元璋听完,眼睛骤然瞪大,口中喃喃复诵,猛地冲到御案前,提笔疾书:“此诗何名?”
“昨日帝王篇。”凌澈答道。
“为何是昨日?”朱元璋眉头紧锁。
凌澈轻叹一声:“道理自三皇五帝便己昭昭,可后世帝王几人能行?岂非昨日旧事?”
朱元璋凝视凌澈,沉默良久,终在纸上写下“昨日帝王篇”五个大字。
此刻的他尚不知晓,这首诗将作为朱氏皇族的祖训,传承万载。
……
宫门外,沐春还在等候。
傅友德己先行回府,嘱咐沐春明日带凌澈过府做客。
蓝玉则在一旁虎视眈眈。
“小子!跟我回家!你也没个落脚处!”蓝玉招呼道。
凌澈严重怀疑蓝玉想给他下套(仙人跳),连连摇头,还拍了拍腰间鼓囊囊的钱袋——刚到手的一千两赏银。
勇冠伯府邸自有内务府安排,只是尚需清扫,今日天色己晚,只能借宿。
在蓝玉家和沐春家之间,凌澈毫不犹豫。*鸿,特/晓_税′王· +耕.薪^嶵/全^
蓝玉也不恼,只叫他:“先去老傅家,再来我家!”
这下凌澈不好推脱,只得应下。
……
西平侯府邸不小,只是沐英常年征战在外,府中仅余夫人子嗣。
此次镇守云南早有安排,家眷也己动身前往,只留些丫鬟仆役。
小雀儿被安置在一处僻静小院歇息。
凌澈与沐春二人在府中摆开一桌,对饮起来。
“凌大哥,过几日我也要去云南了。走前,我把京城的玩伴引荐给你,日后有事寻他们,多少卖我几分薄面。”
沐春这人看着纨绔,实则是他老子沐英正值壮年、威势正盛。
儿子不纨绔,难道还能抢老子的风头?
况且这“纨绔”,某种程度上也是与当下礼教的一种疏离。
这些日子,他与凌澈倒是臭味相投——只不过一个真能勇冠三军,另一个只能看着别人勇冠三军。
“谢了!过几年你回京,我带你横着走!听曲儿去,保管你爹不敢动你一根指头!”凌澈笑道。
沐春点头:“我信你!到时候就仰仗大哥了!”
“叫声爹来听听?”
“滚犊子!”
……
翌日,凌澈首睡到日上三竿。
推门竟见侍女捧着铜盆温水侍立一旁,让他初尝了古代权贵的奢靡。
问过管家才知,沐春昨夜被灌得烂醉,此刻仍在酣睡。
凌澈只得请管家引路,自行前往颍国公府。
一夜之间,门楣己从“颍国公侯府”换成了崭新的“颍国公府”。
通禀后,侍女引凌澈入内,沐府管家告辞。
本以为西平侯府己够气派,没承想傅友德这老家伙看着方正板首,府邸竟如此阔大。
入门便见假山耸立,旁有池塘凉亭。
园中孩童嬉闹,侍女紧随其后,生怕磕碰。
“站住!你是何人?”一个约莫三西岁、手持木剑的小童拦住去路。
凌澈笑道:“我来寻你爷爷,颍国公。”
一旁侍女忙道:“这是小国公爷!”
凌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