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安微微一笑:"这只是基础空气动力学的应用而己。.求~书·帮? \更·芯?嶵¨全\根据流体力学理论,当气流经过第一组尾翼时,会形成初步分离的涡流,这些涡流通常是不稳定的。但如果在适当位置放置第二组尾翼,就能对这些涡流进行二次控制,使它们重新组织成更加稳定的流型。"
他接着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修正后的方程式,这是他在现代学过的火箭弹道计算公式的简化版:
"根据这个方程,我计算出双层尾翼设计可以减少约45%的横向气动干扰,从而使弹道稳定性提高近一倍。"
他转过身,面对着目瞪口呆的听众,语气中带着坚定的自信:
"这意味着,我们的107mm火箭炮不仅精度会大幅提升,射程也会相应增加。根据我的计算,理论最大射程可以达到12公里,甚至超过喀秋莎的有效射程。"
"什么?超过喀秋莎?"赵主任惊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这...这绝不可能!喀秋莎可是北极熊的骄傲啊!"
"理论上是可能的,"周怀安平静地回答,
"虽然我们的口径只有107mm,比喀秋莎的132mm小,但得益于更高效的气动设计,我们的火箭弹可以飞得更远,更准。~秒?蟑,截^暁-说′旺? .醉?芯\璋^結?耕~歆?哙?"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僵在原地。
几秒钟后,有人开始倒吸冷气,有人喃喃自语,还有人不自觉地摇头,似乎在拒绝接受这个过于震撼的信息。
王明工程师突然站起来,走到黑板前,仔细研究着周怀安写下的方程式和图解。
作为基地里最懂技术的几个人之一,他开始逐一检查周怀安的理论。
"这个...气流分离的计算是对的..."王明推了推眼镜,声音有些颤抖,
"这个横向稳定系数...也没问题...这个修正系数...天哪,我从没想过可以这样计算..."
他转过身,面向会议室里的其他人,脸上的表情介于震惊和敬畏之间:
"各位...从理论上看,周同志的计算...是成立的。"
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阵惊叹声,就连一首保持冷静的赵主任也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
"等等!"一个年轻的技术员突然举手,
"就算射程提高了,精度提升了,但火箭弹飞得更远,意味着弹头必须更轻,那威力会不会降低?火箭弹打得远了没威力,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一出,会议室里又安静下来。¨我-得¨书+城? ′首·发,
大家都看向周怀安,期待他的回答。
周怀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谁说远射程就一定要牺牲威力?"
他走回自己的位置,从公文包里拿出另一份图纸,平铺在会议桌上:
"如果常规弹药的威力不够,我还可以设计新型弹头——云爆弹和白磷弹。"
"云爆弹?白磷弹?"赵主任皱起眉头,"这又是什么东西?"
会议室里的技术员们面面相觑,似乎从未听说过这些名词。
周怀安竖起一根手指,语气中带着一丝神秘:
"云爆弹,顾名思义,就是在云层中爆炸的炸弹。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在目标区域上空释放出一种特殊的可燃气体,形成一片'燃料云',然后引爆这片气体云,产生巨大的爆炸效果。"
他在黑板上简单画出了云爆弹的结构图:一个分层的弹头,上部是引信和点火装置,下部是液态燃料仓。
"这种弹药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比普通炸弹强3-5倍,杀伤范围可覆盖2000平方米。更重要的是,它不需要精确命中目标,只要落在目标区域附近,就能产生毁灭性的杀伤效果。"
会议室里的寂静被打破了,有人倒吸一口凉气,有人低声惊呼,还有个年轻技术员激动得站起来,结果被椅子绊倒,发出一声巨响。
"这...这怎么可能?"李工程师颤抖着声音问道,"什么样的炸药能有这么大威力?"
"不是炸药,"周怀安纠正道,
"是气溶胶爆炸。我们将特定配比的液态燃料雾化成微小液滴,均匀分布在空气中,形成一个可燃混合物云团,然后引爆。这种爆炸方式利用了空气中的氧气作为助燃剂,所以威力特别大。"
他看着满屋子震惊的脸,继续解释:
"想象一下,一个房间布满可燃性气体,如果有一点火星,整个房间都会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