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门多萨的投资。
卡洛斯的人生颇具传奇色彩,据传个人资产高达百万美金。
从小父母双亡,由爷爷抚养长大,非常聪明,因为经济问题,读完高中被迫辍学,在工厂打工了几年,加入了拉潘帕陆军,后来转入空军。
成为拉潘帕防务军空军大队的首批成员,在1956年前往意大利接受空军受训,在那里接触了不少飞机工程师。
他在国内战争期间多次立功,曾驾驶箭5战斗机击落2架国防军战斗机,是个非常出色的战斗英雄,接受过圣赫塞本人的授勋,获得一枚圣马丁爱国勋章。
战争中受伤后,腿部有点残疾,右耳因高空减压病永久失聪,被迫转入军队文职工作,战争结束后选择退役,获得了一笔高额退役金。
卡洛斯用退役金收购一家破产冶金工厂,改名为卡洛斯合金铸造厂,通过旧部的关系拿下陆军部门的防弹钢板订单,又引进瑞士巴塞尔的电弧炉技术,还为圣马丁飞机工厂生产改良的生产航空级铝合金,供应蒙皮材料。
合金铸造厂因此成为拉普拉塔地区小有名气的冶金工厂,发展也越来越好。
卡洛斯与阿根廷混合钢铁公司达成深度合作,每年处理各种冶金材料超过10万吨,成功参股西部诺达矿业公司,走向多元化发展。
卡洛斯通过乌拉圭港口向巴西走私高强度合金材料,短短几年成为拉普拉塔小有名气的富豪。
他以个人积蓄投资推动西卡雷父子成立公司,并给胡安提出关键建议:“要想活下来,必须搭上国家航空振兴的列车。”
西卡雷直升机公司成立后,卡洛斯亲自帮忙疏通空军部装备司,获得空军部门的注意,将西卡雷公司纳入国家航空振兴计划的孵化名单,使公司获得了军方风洞实验室的免费使用权,并牵线购买德国容克斯公司二手数控机床。
西卡雷公司得以投入重金研发ch-5蜂鸟轻型直升机,获得一笔农业信贷银行的大额贷款后,招聘成立了专业的直升机技术团队,但债务也越来越多。
资金短缺迫使西卡雷公司转型为欧美公司代工,同时进行农用机械生产,但规模始终无法扩大。
他们为法国云雀直升机生产尾桨齿轮,并为美利坚休斯公司加工轻量化铝制部件。
利用政策允许的研发抵扣,西卡雷公司将代工利润全部投入ch-5原型机研发和制造,通过门多萨上校的军方关系,获得科尔多瓦军用飞机厂发动机实验室的增压技术支持。
该机型采用开放式驾驶舱和共轴双旋翼设计,目标是以极低成本满足阿根廷农场的喷洒农药需求。
为了躲避债主,他们不得不谎称这是在研发一款新型灌溉设备。
就目前来看,蜂鸟直升机暂时还没有盈利的可能性,价格算是十分便宜的了,只是没有农民买得起。
蜂鸟直升机ch-5首批原型机价格达到7500美金1台,价格仅为贝尔47g的八分之一左右,就算叠加各种补贴,也高达6000美金,销售预定情况十分不理想,只有几家大型农业公司采购了9台,连研发成本都没办法回收。
6000美金可以买4台国产汽车,是普通阿根廷农民一年收入的6倍。
阿根廷宇航工业公司属于国有混合型军事公司,从圣马丁飞机分拆出来后,国防部收购了60%的股份,科恩财团仍有一定的股权,后来搬迁到人才济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主要负责阿根廷自研轰炸机,战斗机和客机研发,帮助圣马丁飞机完成箭8项目技术论证工作,以及神鹰喷气式客机项目,神鹰喷气式客机负责30座支线客机,军用泰坦运输机研发则与国防工业部合作。
1964年,阿根廷宇航工业总收入达到3700万美金,排名阿根廷第二,拥有员工8700人,在工业部的支持下,先后并购了5家相关工厂和12家研究所,实力大大增加。
随着阿根廷导弹技术和反导弹技术,火箭技术的提高,轰炸机装载核武器已经越来越差,战略轰炸机的核威慑优先级下降。
部分资料和技术项目人员转回了圣马丁飞机,专注于客机和多用途运输机的研发。
原战略轰炸机团队转向开发泰坦-m战术轰炸改型,未来可挂载6枚潘帕斯之火巡航导弹,兼顾常规打击与核威慑。
神鹰喷气式客机研发中积累的复材机身技术同步应用于泰坦运输机。
泰坦军用运输机研发目标载重20吨的运输机,高原起降能力可以覆盖安第斯山脉,实现高空运输的空中平台。
1965年3月15日,雷霆矿业等多家科恩系公司注资3000万美金,用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