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深重,却仍存一息良知,非绝无可救。
见陆尘久久无言,李儒嘴角含笑,朗声道:“我深知,军师难以置信于我。”
“而今心愿已偿,无所牵挂,愿以项上人头换军师之信!”
“请军师赐剑,儒愿自我了断!”
“或者,军师不欲剑染尘埃,赐我一缕白绫,亦可。”
“儒此生,只求一全尸,归葬故乡,便心满意足。”
陆尘闻此,心中暗叹李儒此人,狠辣非常,对自己更是毫不留情!
然而,对此慷慨之辞,他无意多加劝阻,只淡然言道:“我可遂你心愿,你欲葬何地?”
“以你献图之功,厚葬自是应当。”
李儒淡漠一笑,言道:“昔日,我岳丈丧命于吕布小儿之手。”
“长安洛阳百姓庆贺三日,足见我已成众矢之的!”
“只求葬于西凉乡土,立一无字碑,足矣。”
“免死后遭人掘墓,落得不宁。”
“哈哈……!”
闻言,陆尘不由轻笑道:“你倒也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儒倒是颇有风骨。
笑声稍歇,陆尘又问道:“我尚有一事不明。”
“你与蔡琰相濡以沫,何不真作夫妇,而仅以假扮为由?”
李儒摇首,笑言道:“儒一生,醉心权谋,不恋红尘。”
“纵使儒有意,蔡小姐亦未必肯矣。”
“我于河东之时,亦闻军师佳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与蔡小姐同处异域,作一知己足矣,何必拘泥于夫妻名分?”
闻此,陆尘轻轻点头。
正如李儒所言,在异族之中,惶惶度日,有同乡之伴,已是难得。
见李儒一心寻死,陆尘幽声道:“既如此,我在你身赴黄泉之前,有一礼相赠!”
“随我来!”
言毕,陆尘步出内室。
李儒神色微变,旋即紧随其后。
步入外庭,陆尘冷眼旁观刘豹与去卑被郝昭压制,吩咐道:“押着此二人,上城!”
一行人随着陆尘,登上了城墙。
城楼之上,只见城墙之外,万民肃立。
而远处,马超、赵云、黄忠等名将率大军数万,押解着上万胡人俘虏。
不远处,一方巨大坑穴已挖掘就绪。
司马懿见陆尘到来,上前施礼,言道:“军师,一切皆按军师之意,准备妥当。”
李儒望向城下人群,面色骤变,不敢相信地看着陆尘。
刘豹与去卑瞠目结舌,怒吼道:“陆尘,你意欲何为!”
陆尘瞥了一眼刘豹,冷笑道:“犯我中原者,虽远必惩。”
“尔等来此,自当料得后果!”
“伯道,传令子龙,立即着手行动。”
“今日,匈奴俘虏,尽数坑杀,一个不留!”
刘豹与去卑闻言,皆是一震。
“哈哈哈……!”
李儒却仰天大笑,激动道:“军师此礼,果然非同小可!”
言罢,他望着刘豹等人,快意道:“尔等当初,可曾预见今日之景?”
“往日血债,今日便是偿还之时!”
望着李儒满脸得意,刘豹牙关紧咬,恨声道:“奸佞小人,当日未能手刃尔,竟让尔苟延残喘至今!”
去卑冷眼斜睨陆尘,威胁道:“陆尘,莫非你已忘了汉臣之身?”
“我匈奴南下,乃奉天子之命。”
“若敢对我族举起屠刀,他日必遭朝廷清算!”
徐庶闻此,进言道:“军师,主公今已迎得天子,此番作为恐有损军师英名!”
陆尘冷笑反问道:“正因天子一味宽纵,方令我汉民陷此绝境。”
“匈奴狼子野心,岂可容之?”
“胡虏入境,不除难消民愤!”
旋即,陆尘迈步至城墙边缘,高声喝道:“诸位,愿闻我一言否?”
陆尘之声,引得城下百姓纷纷仰首注视。
自董卓之乱后,关中三辅历经多次动乱,存活至今者,心性已渐趋麻木。
先是李傕,继而曹操。
如今,又是刘备大军压境。
虽经半年安抚,关中百姓仍未心悦诚服于刘备麾下。
此次胡骑南侵,迫使众多百姓迁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