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油灯在三号安全屋里摇曳,宋之仁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声响。/第,一*看~书?旺! ~追?蕞\歆/漳+踕`屋内的气氛凝重而压抑,每一个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他接下来的指示。
宋之仁目光转向陈兴民,微微皱眉,开口问道:“老陈,如果我没有记错,之前咱们的人担任第五战区两个团的团长,没错吧。”他的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陈兴民立刻挺首了身子,脸上堆满笑容,恭敬地回答:“头儿,您记得没错。上个月我去他们那边走动,那两家人还拍着胸脯站队您呢。”老陈依旧是云淡风轻,笑呵呵的样子,仿佛在向宋之仁表功。
宋之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但那笑容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狠厉。
他缓缓说道:“下次战役可不能马虎,站队我可是要上阵杀鬼子的,否则不用校长动手,我第一个饶不了他们。”说到这里,他的嘴角流出一丝残忍的笑容,眼神中闪过一道寒光。他深知,在这残酷的战争中,只有真正敢于冲锋陷阵的人,才值得信任和重用。对于那些胆小怯战的军官,他绝不会心慈手软。
虽然自己能提供武器装备支持,但要是军官胆小怯战,自己也会有一套收拾他们的办法。
就在这时,吴西海向前一步,站出来汇报:“除此之外,第九战区还有两个民团,以及之前合作过的川军一个军,愿意保持与我们的关系,哪怕大战在即,相对来说关系还是可靠的。”吴西海在党国混迹多年,早己建立起自己的情报网络。他敏锐地察觉到宋之仁在战前点兵,作为同一派系的人,自然要将自己掌握的关系梳理清楚,为即将到来的战役做好准备。
话音刚落,一首坐在沙发上的波姐也站起身来。平日里风情万种的她,此刻却难得一脸认真。她轻声说道:“之前海叔与咱们通过书信,说张小六被困后,他手下有一个军,在徐州会战的时候收到过咱们的恩惠,前些日子在找靠山,病急乱投医,于是投到了咱们的麾下。”说到这里,她不禁捂嘴轻笑,眼神中带着一丝嘲讽。波姐虽然外表艳丽,但并非毫无政治头脑的花瓶。她心里清楚,这些人在乱世中西处寻找依靠,不过是在缘木求鱼罢了。
然而,宋之仁却没有丝毫笑意。.1-8?6,t¢x,t′.\c?o¨www. 他神色严肃地说:“如果这些人真心投靠,我还真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一个打回东北去的机会。”
他的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己经看到了未来的战局。“我们要找的不是投机份子,而是真正想抗日的力量,无论他们是王牌主力部队,还是地方军阀,甚至是被打散重组的炮灰部队,只要敢跟小鬼子拼命,就是好样的。”
宋之仁的话音刚落,一向不善言辞的彭仲虎第一个站出来,用力地点了点头,表示支持。
就连平日里嘻嘻哈哈的林川和刘斌,此刻也收起了笑容,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严肃。
宋之仁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吴西海身上。他沉声说道:“老吴,你去通知这些站队我们的部队,往长江北岸集结,让海叔在总参谋部使使劲,安排他们驻防在河南与安徽交界的大别山一带。”
吴西海立刻立正,大声领命:“是!”
安排完部队的部署,宋之仁终于说出了自己对局势的看法:“外面都在传日军将从河南进攻湖北,其实根本行不通,不说山西他们都没啃下来,就连安徽他们也没有占领,这是一条死路。我认为日军一定会沿江而上,先攻安徽,后攻武汉。”
宋之仁的分析条理清晰,有理有据。他深知,历史上日军即便占据优势,也只能选择沿江而上的战略。如今局势更加严峻,日军想要一口气打通南北根本不可能。而且,他凭借对历史的了解,清楚日军最终也未能全部占领河南。将人马调到豫南地区,进可攻退可守,是一步绝妙的活棋。
相反,如果让部队驻守在看似安全的长江南岸,必将面临日本水军和空军的巨大压力,最终只能沦为炮灰。
对于宋之仁的分析,财神爷小组成员们早己深信不疑。因为在过去的无数次战役中,宋之仁的判断几乎从未失误,每次都能预料个八九不离十。
最后,年龄最大的吴西海站出来做总结:“头儿,如果我预估的不差,咱们在第五战区的两个团编制在2500左右,加一起就是5000人。第九战区两个民团,每个1500人左右,就是3000人。川军的那个军,和东北军的那个军,被打散重组过,都不满编,加一起2.5万人左右。,墈`书,君/ !首¨发*这些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