仃没立刻回应。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红笔,在“长期归属感”下面,重重画了一横。
“闪光墙,可以搞。”他说,“但不止是墙。咱们要建的是‘看见机制’——让每一份付出,都有回响。”
他转身,看着三人:“下周,先发问卷,再开座谈会。咱们不急着出方案,先听。”
散会后,他回到办公室,打开抽屉,把陈师傅的排班表、王姐的蓝皮本、老赵的值班记录,全放进一个新文件袋。封面上,他工工整整写了几个字:“人才激励·第一手资料”。
他正要起身,小周冲进来,手里挥着平板。
“刘师傅!刚收到圣保罗厂区的邮件!”
“说。”
“他们那边有个老技工,干了二十年,最大的愿望是‘退休前能在厂报上登张照片’。”
刘好仃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他拉开抽屉,取出红笔,在文件袋背面写下:“激励无国界,人心有共鸣。”
笔尖顿了顿,又添了一句:“让每个人,都成为品牌的光。”
他盖上笔帽,窗外阳光正好,照在桌角那杯冷掉的茶上,水面映出一道细小的光斑,轻轻晃动。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